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紧张不已,虽然现在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为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校开展了“巧对疫情”心理集体晨会课以及心理疏导宣传活动。
首先,作为学校的心理老师,王赟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的集体晨会,教给了同学们许多心理疏导的办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们集体晨会的主题是“巧”对疫情。2020的春节是不寻常的一个节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或许我们都未想过那远在天边的疫情会迅速波及中国,未曾想到我们也会亲身经历这场突如其来的磨难。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在这个全家团聚、走亲访友的热闹节日里居家不出门。五个月来,在我们祖国的努力下,疫情已基本控制,但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有些同学面对疫情可能很紧张,在这里我教大家几招巧对疫情的方式。
一、“巧”正思维,培养积极心态。
由于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能外出聚会和走亲访友,这恰恰增加了我们与家人深入交流的机会。没有其他的社交活动,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弥补学业上的短板等。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我们要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二、“巧”视情绪,适时自我调节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和传播期间,我们关心、关注疫情,对疫情发展感到焦虑、害怕、甚至恐惧,这些心理活动来源于对自身和亲人安全的关心,以及对疫情发展的可能性无法判断,或者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但是,只要这些心理活动不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和学习,都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不确定情况下,无论我们是否生病,都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内疚、自责、愤怒、羞耻、冷漠等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也不要过度地在意。如果你有这些负面情绪,这都不是你的错,你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转移注意、积极暗示和感恩等方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巧”释心情,享受亲密时光。、
病毒致病,不良情绪也致病。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也能帮助身边的人稳定情绪、缓解焦虑。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努力保持心情平静、愉悦。目前由于防控疫情的大范围的感染,大家自觉在家不外出,宅在家里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擅长做的事情。如,看电影或电视剧、读书、画画、练书法、办手抄报、下棋、室内锻炼等,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复习一下自己的课业、上网课等,享受与父母一起宅家,共同娱乐,一家乐融融团聚的美好时光。
四、“巧”排作息,增强身心免疫。
危机事件的发生确实会令人手忙脚乱,自乱阵脚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大家要尽可能维持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放松心情,既不整天无所事事,也不要过于劳累伤神。尽量保持和平时一样的作息和生活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进行运动,努力做到生活自理,做好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自我照顾和自我负责,出现症状及时寻求帮助。疫情的肆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灾难与痛苦,也让我们在“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我们要坚信“不幸只是暂时的,一切总会好起来”,在危机中成长,更加强大内心,愈发热爱生活。莫让“疫恐”困扰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共克时艰。
随后,各班班主任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班级实际,纷纷开展心理健康晨会课,给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疫情。

同学们听完心理教育课以后,纷纷通过制作手抄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所学和所得,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让老师们倍感欣慰。

此次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促进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校心理辅导室将一如既往真诚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同时将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精益求精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