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校园新闻

弄堂里杀出的“小盘龙”足球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07 点击次数:

弄堂里杀出的“小盘龙”足球队

——探访市足球特色学校盘溪中心小学的“星路历程”

从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失球无数,一球不进;到最近一次比赛的势如破竹,一球不失。3年多的时间,盘溪中心小学的小盘龙足球队完成了华丽的蜕变。苏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总决赛即将打响,作为去年的亚军得主,这支重视青训,迅速成长的队伍,渴望更进一步。 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位于城南的大龙港新村内。作为新村配备学校,盘小的占地面积远小于高新区、园区的小学。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所历史悠久的小学里校舍齐整,师资完备,并日渐形成了以足球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谈起小盘龙足球队的成立,校长蔡晓瑛将其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2012年下半年,全国开展校园足球的风气渐起,该校曾入选过省青年足球队的体育老师汪耀军发现了苏州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大好形势,立即向校长请缨组建队伍。蔡晓瑛深知足球训练有益于提升孩子整体素质,很快批准以示支持。

深谙足球发展规律的汪教练并没有走捷径,顾及眼前利益去找高年级学生,而是从三年级的孩子里物色了20名足球小将。三个月后,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带着“感受一下足球氛围”的初衷,刚建队的小盘龙在2012年苏州市“明德杯”校园足球联赛上亮相了。

结果可想而知,三年级的孩子自然对抗不过六年级的“学长”,一球未进的小盘龙沮丧而归。身为教练,汪耀军认为这次失败是预料之中的,他把这作为探底苏州市小学校园足球的有效经验,对未来信心十足!其实,盘溪中心小学体育根基扎实。这所学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孩子为新苏州人的子女,阳光、耐吃苦的品性使得他们在传统的踢毽跳绳、田径运动上占有优势。

2013年初,全校开始发放自编的足球校本教材,教授孩子基本的足球技能,与足球相关的游戏活动也被纳入每天“阳光一小时”的课外活动中。具体到班,每班都要成立小小足球队,出征校内联赛。除了全校普及,学校在挖掘人才、建设梯队上也颇有想法。各级梯队建设完备,即将到来的“市长杯”总决赛,小盘龙们是乙组公认的夺冠热门。

从去年起,组队3年的小盘龙足球队进入收获期,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201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师生每日坚持训练的汗水,离不开学校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下最大限度的支持,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3年里,没有一个孩子退队,“发展体育影响语数外”的刻板印象被孩子们的实际行动打破。家长们发现,自从课余时间踢起了球,孩子做作业的效率提高了,身体素质也上去了。汪耀军对徒儿们的文化成绩也格外上心。据他介绍,球队里很多孩子是班上的“三好学生”。蔡晓瑛表示“足球训练、比赛的作用是全面的,它还推动着孩子在为人处世、意志品质

等方方面面的进步。”就这样,学校、师生、家长拧成一股绳,三方合力,足球精神渗透进了盘溪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汪耀军除了负责学校点面结合的足球教育外,还利用周末辅导足球俱乐部。盘溪小学里就有许多孩子加入了江苏苏宁·苏州舜星少儿足球俱乐部(前身为江苏舜天·苏州舜星少儿足球俱乐部),并于去年五月幸运地跟着教练“回了娘家”,踏上中超赛场,中场休息时在数万观众面前进行展示活动。“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能带给孩子们自豪感和触动感,我觉得让他们见见世面,上上场面非常好。”蔡校长对这次难得的“外交机会”也很重视。经过三年摸索,他们发现仅凭学校的努力,校园足球难成大气候,社会支持与校园外元素的加入将会是未来突破的关键所在。为此,汪耀军拓宽思路,动用起自己“私人关系”:为学校介绍优秀足球教练、与苏宁足球俱乐部谈合作成立校园基地事项……他希望“学校与俱乐部的对接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并且使他们的未来拥有更多种可能。”

而蔡校长也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上一级的中学做好衔接工作,让热爱足球的小学生一路踢到中学,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如今,在校长办公室的书橱上摆放着三座足球比赛中得来的奖杯,有亚军,有一二等奖。面对即将到来的“市长杯”总决赛,蔡校长告诉记者“看到孩子们训练都十分刻苦,我不提要求,担心给他们施加压力”,但每每抬头,视线与奖杯交会时,她还是觉得“是时候拿下个冠军奖杯了!”

地址:苏州市沧浪区大龙新村62幢北 电话:68201420

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2899号-2